吴潜简介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号履齋,宣州甯國(今屬安徽)人。甯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谪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三沙書院

吳潛出生在名宦之家,其曾祖、祖父、伯父、父親均是當朝名儒。父親吳柔勝乃程、朱理學的飽學之仕,治學極為嚴謹,為南宋理學的複興和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吳潛少小天資聰慧,讀書過目不忘,作文急促而就,加之書香門第的耳濡目染,從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慶元(今浙江甯波市)是南宋重要的軍事重地,吳潛在此擔任較長時間的知府兼沿海制置使,他在鞏固邊防、發展經濟的同時,尤其重視平民教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作時亭及諸生祠,先後有幾千子弟入學,并給于窮苦的學童以食宿的周給。一時家詠人習,學風蔚然。社會風氣也得以大大淳化,“昔日蕩無紀綱,而今粗知理法”。

又主篡修編了《四明續志》十二卷,這部珍貴的志書,現已成為了解宋、元時期邊防、邊貿、教育的重要曆史文獻資料。吳潛在慶元為政時期,邊防鞏固、經濟繁榮、政治清明、教育發展,離任時,百姓匍伏挽留,熱淚相送。

循州(今廣東省河源市)東山寺不僅是善男信女頂禮膜拜之地,也是尊師重教之地。吳潛罷官貶谪循州期間(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1年),在東山寺創設了“三沙書院”,又名“東山書院”,常偕士大夫、文人墨客在此講授道經,并收取了過百餘名學生,他以飽滿的熱情,向循州學人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和南宋理學,開啟了潮汕地區啟蒙教育的先河。

吳潛幾度在地方任職,對平民教育傾注了巨大的熱情,為推動程、朱理學的發展和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吳潛詩詞及在南宋詞壇上的地位詞者詩餘也。兩宋時期是中國詞發展的颠峰時代,大家蜂起,佳作疊出,吳潛就是這群星閃耀中的一顆。他的詞風激昂凄勁,慷慨悲怆,題材廣泛,主要是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也常吐露個人理想受壓抑的悲憤,與稼軒(辛棄疾)詞媲美。吳潛與同時代的文人騷客多有詩詞唱和往來,著名詞人吳文英即出其門下,任其幕僚。吳潛存世詞作共計268首,《全宋詞》收有其詞256首,在南宋詞壇占有重要地位,是南宋著名的實力詞人,為南宋一大家。

明人梅鼎祚将吳潛著作整理成《履齋詩馀》、《許國公奏稿》等傳世。

吳潛多篇詩詞描寫了家鄉的美麗風光、山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以及小住家鄉時不争而閑适的愉快心情。如吳潛在50歲時回憶家鄉皖南和兒時生活寫下的14首《望江南》詞,每首均以“家山好”開頭,情真意切,熱愛家鄉的赤子之心躍然紙上。▲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之死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樂複憂,西湖依舊流。

吳循州,賈循州,十五年前一轉頭,人生放下休。

這首南宋無名氏所作的《長相思》,裡面提及的吳、賈兩個“循州”,正是南宋理宗時的狀元丞相吳潛與惡貫滿盈的大奸臣、蟋蟀宰相賈似道。這一忠一奸,他們相隔15年,先後被貶循州(今廣東龍川)。

景定二年(1261年),奸臣賈似道羅織罪名,吳潛被罷相,年近70歲流放到循州。吳潛看到循州城常受東龍江(即東江上遊)洪水威脅,東山寺北面和西邊的大片農田亦十年九澇,便發動邑人,修建了大路田防洪大堤。吳潛緻力為百姓造福,“政績斐然”,“百姓勒碑紀念”。

賈似道懼怕吳潛會東山再起,指派武臣劉宗申到循州當知州,暗中陷害吳潛。景定三年(1262年),吳潛在循州暴卒。有人認為是被劉宗申毒死的。吳潛早有預知,對人說:“吾将逝也,夜必雷風大作”,是夜,果然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吳潛撰遺表,作詩頌,端坐而逝。他在臨終前寫有《謝世詩》、《謝世頌》各三首。循州百姓聞此噩耗,無不失聲痛哭。

賈似道被貶循州,沿途百姓認為,他經過當地,将帶來晦氣,于是紛紛張貼檄文驅逐,賈狼狽不堪。當時負責押送賈似道的官員鄭虎臣.他們走到一所古寺中歇息時,牆壁上有吳潛貶循州過此地時的題字。鄭虎臣大聲責問:“賈團練,吳丞相何以到此?”賈似道羞愧難言。9月,賈似道到達福建漳州城南的木棉庵。鄭虎臣多次催他自盡,賈似道貪戀餘生,不肯尋死。鄭虎臣說:“我為天下殺你,雖死何憾!”便将賈似道錘殺。

吳潛之死朝野震驚,時人寫下了不少哀悼、紀念他的詩文。南宋後期,曾有兩個文韬武略“狀元宰相”,一個是吳潛,另一個是文天祥,這兩個“狀元宰相”都是南宋股肱之臣,雖然後來都遭遇不幸,卻萬世流芳,為後人景仰,時人将他們的才華和道德比做北宋時期的名相司馬光和寇準。

1261年,年近70的吳潛被罷相,流放到循州,仍竭力為百姓造福,受到百姓愛戴,“百姓勒碑紀念,将吳潛曾寓居的仙塔下的古寺,改名為“正相寺”,塔亦因名“正相塔”。1989年,廣東省政府将“正相塔”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休甯縣“狀元博物館”落成對公衆開放。休甯縣高調亮出這張具有濃郁文化特色的名片,一時聲譽鵲起。我市“狀元宰相”——吳潛,排在了該縣十九名文武狀元之首。

2008年3月8日,紀念宋狀元宰相吳潛誕辰811周年特刊的定稿會在泉州召開。會議參觀了泉州市重點文物保單位——吳氏宗祠。宗祠正廳為《狀元宰相》匾額,系為南宋狀元宰相吳潛所題。

此外,宣城的“狀元路”“狀元橋”,浙江德清的“狀元故裡”、江蘇溧水、高淳的“吳門三賢”,都因留下狀元宰相吳潛的印迹,而成為當地寶貴的文化資源。▲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民族英雄

宋朝時期,來自倭、高麗的海盜就已對我邊防構成了嚴重威脅,沿江制置吳潛成為中華民族最早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

寶祐年間,吳潛任沿江制置時,訂立了“義船法”。他命令三郡所屬各縣,分别選出各鄉裡有财力的人,要求他們聯合起來,如“一郡歲調三舟,而有舟者五六十家,則衆辦六舟,半以應命,半以自食其力,有餘赀,俾蓄以備來歲用。凡丈尺有則,印烙有文,調用有時,着為成式,其船專留江浒,不時輪番下海巡視。船戶各欲保護鄉井,競出大舟以聽調撥。旦日于三江合兵,民船閱之,環海肅然”。

又設永平寨于夜飛山,統以偏校,饷以生券,給以軍艦,使漁戶有籍而行旅無虞。設向頭寨,外防倭、麗(高麗),内蔽京師。又立烽燧,分為三路,皆發轫于招寶山,一達大洋壁下山,一達向頭寨,一達本府看教亭。從亭密傳一牌,竟達轅帳。而沿江沿海,号火疾馳,觀者悚惕。

并創設定海水軍的港口招寶山自至壁下山的——“海上十二鋪”。這綿延百餘裡的“海上十二鋪”,構成了一個海上長城,對來自倭、麗(高麗)的威脅起到了有效的震懾作用。

面對這樣的“軍民聯防”,明朝馮夢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海上如此聯絡布置,使鲸波蛟穴之地,如在幾席,呼吸相通,何寇之敢乘?” ▲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生平

橫亘皖浙邊境的天目山有一千秋雄關, 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上演過一幕幕金戈鐵馬的故事。關下地名曰雲梯,唐朝詩人羅隐有“回望千秋嶺上雲”之譽,其“山若城廓之狀,風土有生化之機”,這就是一代名相吳潛的故裡。

吳潛1195年誕辰。嘉定十年(1217年),二十三歲的吳潛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第一,成為甯國1300年科舉考試中唯一的狀元。吳潛初授承事郎、簽鎮東軍節度,後逐步升遷,曆任太府卿表權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東安撫留守、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權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工部尚書,以吏部尚書兼知臨安府。淳祐十一年(1251年),入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開慶元年(1259年)拜左丞相兼樞密使。

吳潛為人正直不阿,無論是在地方任職,還是權掌六部,他都以正直無私、憂國憂民、忠義愛國聞名。時值南宋末年,蒙古大軍不斷南侵,吳潛于民族危亡之際出任宰相,頗想力挽狂瀾,救國家于不墜。他曾對宋理宗趙昀驚呼:“國家之不能無敝,猶人之不能無病。今日之病,不但倉、扁望之而驚,庸醫亦望而驚矣!”又曾上書議政:“邊事當鑒前撤以圖新功,楮弊當權新制以解後憂”。在上丞相史彌遠論政事中,提出:“一格君心,二節奉給,三振恤都民,四用老成廉潔之人.五用良将以禦外患,六革吏弊以新治道。”對蒙古,吳潛主張和、守、戰三者結合:“以和為形,以守為實,以戰為應。”但是,由于南宋王朝的腐敗,吳潛的雄圖大略成空。景定三年(1262年),他因反對立趙禥(即宋度宗)為太子。惹怒了宋理宗,被革去丞相之職,貶黜廣東潮州,任循州(今廣東龍川)安置。不久,吳潛即憂憤去世。後來趙宋王朝為吳潛恢複榮譽,追贈少師。

傳說吳潛去世前自知死日,曾對人說:“我将逝,夜必雷風大作。”他臨死前,果然風雷大作,四鼓開霁,吳潛撰作遺表,作詩頌,端坐而逝。百姓聞之,無不嗟歎悲恸。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禍國殃民賈似道被貶官抄家,由縣尉鄭虎臣押解循州安置。途經福建一古寺,鄭虎臣見壁上有吳潛南行所題字,不禁忿忿不平地問賈似道:“吳丞相何以至于此。”賈似道臉露愧色,不敢回答。至漳州時,因知府趙介如為賈似道門客,竟設宴為賈洗塵。鄭虎臣暗自思忖:潮汕賈氏門徒甚多,一旦入粵境,殺賈難以得手。出漳州城時,遂果斷将賈處死于木棉庵内。趙介如聞之,便前往哭祭道:“嗚呼,履齋死循,死于宗申;先生死閩,死于虎臣。”隻此四句,道出二相的死因。一忠一奸,天理報應,昭然若揭。趙宋王朝後來為吳潛恢複榮譽,追贈少師。因此,在《義門吳氏譜》中,吳潛便有“公賢相狀元左右丞吏兵工三部尚書樞密使封金陵郡開國公加封崇國相國慶國改封許國公贈少師”的冗長頭銜。

為旌表吳潛及族人,吳潛故裡雲梯建有“三賢祠”,甯國縣城敕建有“狀元坊”(已廢)。

開慶元年,理宗封诰曰:吳潛“天資忠亮,問學淵深。負經綸緻遠之才,抱博古通今之蘊。指陳谠論既有保安社稷之謀,措置時宜尤着瀝膽洗心之策”。

《義門吳氏譜》中稱吳潛為:“宋賢相狀元左右丞吏兵工三部尚書樞密使封金陵郡侯金陵郡開國公加崇國相國慶祝國改封許國公贈少師。”▲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水利專家

它山堰位于甯波市鄞江,是中國古代聞名于世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198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仍發揮其阻鹹、蓄淡、洩洪、引灌的水利功能。吳潛擔任浙東制置使時修洪水灣塘三壩,外洩江潮,内增官池蓄水,為阻隔江河之巨防,成為它山堰的重要配套工程。另修“吳公塘”、大西壩、北郭碶、澄浪堰等水利工程。這些13世紀的水利工程,曆經800年風雨,有的至今還在發揮作用,惠澤萬民,造福後人。

1259年的秋天淫雨綿綿,河水在秋雨中不斷上漲,當地人稱為“秋潦”。秋天的潦水使制置使吳潛坐立不安了。按規定,由他直接控制各地水閘的開啟和閉合。提前放閘就會浪費水資源,而延遲洩放又可能造成水災。他在等待四鄉的地保把水情報上來,然後命令決定何時放水。四鄉的地保,有些遠在數十公裡之外,早上徒步出發,要到傍晚才能到達州城。于是,他雇了一條小船搖到城外視察水情。他回城的時候,制置使忽然靈機一動:城外的河流與城内的河流不是溝通的嗎?那麼城外和城内的水面應該在同一平面上,在這子城邊上,就能察看平原的水位。聰明的制置使揀了塊石頭,在上面刻上一條水位警戒線,作為開閘放水的标準線;然後推算了關閘閉水的标準線。并在兩線之間畫了一條虛線,以示正常水位。從此,在甯波城内平橋下設水則,以測算出各處水情,甯波的水閘就不必再等四鄉的地保,首席官員一看警戒線,就可下令開合水閘。這三條線,是中國水利科技史上的重要發明,誕生了中國最早的水文觀測站。

吳潛還于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重建甯波鄞西高橋,形成至今的規模。高橋入選1998年的《甯波十大名橋》。高橋在建築史、軍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都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價值。現已作為浙東曆史文化的重要名勝古迹,受到世世代代的保護。 ▲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