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内經·刺志論
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
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氣盛身寒,此謂反也。氣虛身熱,此謂反也。(讀注:此二句,各本多隻有後一句。《甲乙經》二句并作:“氣盛身寒,氣虛身熱。”明•馬莳增補為二句。)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譯文
黃帝問道:我希望聽您談一談虛實的的要點,可以嗎?
岐伯回答說:氣充實的,形體也壯實;氣虛弱的,形體也虛弱,這是一種正常現象,與此相反的,就是一種病态。飲食物豐盛的,血氣旺盛,飲食物不足的,血氣衰弱,這是一種正常現象,與此相反的,就是一種病态。脈充實的,血也充實,脈虛弱的,血也衰虛,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與此相反的,就是一種病态。
黃帝問道:什麼樣的情況是反常的呢?
岐伯回答說:正氣虛弱的,但身體發熱,這叫反常。吃的多,但血氣不足,這叫做反常。吃的少,但是血氣多,這叫做反常。脈搏盛實,但血少,為反常。脈搏衰弱,但血多,為反常。
氣旺盛,但身上怕冷,這是感受了風寒邪氣。氣虛弱,但身上發熱,這是感受了暑熱邪氣。吃的食物多,但血氣不足,這是由于失血過多,或濕邪停留于下部。吃的食物少,但血氣充盛,這是因為邪氣停留于胃并上及于肺。脈小而血多,是飲酒過多,中焦郁熱。脈大而血少,是風邪入于脈中,水湯不進所造成的。
實證是邪氣的入侵,虛證是正氣的外洩。邪氣實,身體發熱,正氣虛,身體寒冷。針刺實證時,應左手開大針孔以瀉邪,針刺虛證時,應左手閉合針孔以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