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内經·本輸

  黃帝問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别處,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髒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

  岐伯曰:請言其次也。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側也,為井木;溜于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荥;注于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俞;行于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于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也。

  心出于中沖,中沖,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流于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之内間也,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後兩骨之間方下者也,為俞;行于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為經;入于曲澤,曲澤,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為合,手少陰(經)也。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為井木;溜于行間,行間,足大趾間也,為荥;注于太沖,太沖,行間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俞;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為經;入于曲泉,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厥陰(經)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側也,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也,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為俞;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為經;入于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為合,足太陰(經)也。

  腎出于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為俞;行于複溜,複溜,上内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入于陰谷,陰谷,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少陰經也。

  膀胱出于至陰,至陰者,足小趾之端也,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于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于昆侖,昆侖,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經)也。

  膽出于竅陰,竅陰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于俠溪,俠溪,足小趾次趾之間也,為荥;注于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俞;過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行于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入于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足少陽(經)也。

  胃出于厲兌,厲兌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間也,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趾内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俞;過于沖陽,沖陽,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沖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裡也,為合;複下三裡三寸為巨虛上廉,複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是足陽明(經)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于關沖,關沖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于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于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為原;行于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而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陽之後,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之所将,太陽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貫腨腸,出于委陽,并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于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為荥;注于後溪,後溪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俞;過于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行于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為合,手太陽經也。

  大腸上合手陽明,出于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于本節之前二間,為荥;注于本節之後三間,為俞;過于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間,為原;行于陽溪,陽溪,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于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為合,手陽明(經)也。

  是謂五髒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于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脈),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窗;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七次脈,頸(别本作項)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腋内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呿。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

  足陽明,俠喉之動脈也,其俞在膺中。手陽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頰一寸。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出耳後,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陽俠項大筋之中,發際。

  陰尺動脈在五裡,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導的同音通假字)之腑(别本作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别本作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腑(别本作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别本作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别本作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将兩臓。三焦者,中渎之腑(别本作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

  春取絡脈,諸荥、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俞、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餘如春法。冬取諸井、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臓之所宜。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譯文

{

  黃帝向岐伯問道:凡是運用針刺的法則,必須先精通十二經絡的起點和終點,絡脈别出的地方,五輸穴留止的部位,六腑與經絡的相合關系,四季氣候對經氣出入的影響,五髒之氣流行灌注的穴位,以及經絡的寬窄程度、淺深情況,上至頭面、下至足胫的對應關系。我想聽聽你對這些問題的講解。

  岐伯說:請讓我按次序講解一下吧。

  肺經的脈氣出于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指端的内側,稱之為井木;脈氣由此流向魚際穴,魚際在手掌如魚腹的赤白肉際處之後,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太淵穴,太淵位于魚際穴後一寸陷者之中,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通過經渠穴,經渠在寸口之陷中,動而不止,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尺澤穴,尺澤即肘中的動脈,稱之為合,這就是手太陰肺經所屬的五輸穴。

  心經的脈氣出于中沖穴,中沖位于手中指之端,稱之為井木;脈氣由此流入勞宮穴,勞宮在掌中央中指本節的内間,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大陵穴,大陵在掌後兩骨之間陷中,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通過間使穴,間使在掌後三寸兩筋之間陷中,如果此脈有病就會有反應,無病脈氣就很平靜,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曲澤穴,曲澤在肘内側陷中,屈肘即可得穴,稱之為合,這是手少陰心經(但所列的五輸穴後世歸為手厥陰心包經,反映了早期經絡學說為十一脈的情況)所屬的五輸穴。

  肝經的脈氣出于大敦穴,大敦位于足大趾的外側和毛際中間,稱之為井木;脈氣由此流于行間穴,行間在足大趾、次指間動脈陷中,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太沖穴,太沖在行間穴上二寸陷中,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通過中封穴,中封在内踝之前一寸陷中,該穴針刺時,逆則脈氣會阻塞;和則脈氣通暢,伸足即可得穴,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曲泉穴,曲泉在膝内輔骨之下,大筋上小筋下,屈膝可得穴,稱之為合,這是足厥陰肝經所屬的五輸穴。

  脾經的脈氣出于隐白穴,隐白位于足大趾端的内側,稱之為井木;脈氣由此流到大都穴,大都在足大趾本節後内側陷中,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太白穴,太白在足内側腕骨之下,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通過商丘穴,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陰陵泉,陰陵泉在膝内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即可得穴,稱之為合,這是足太陰脾經所屬的五輸穴。

  腎經的脈氣出于湧泉穴,湧泉位于足心,稱之為井木;脈氣由此流于然谷,然谷在足内踝前大骨陷中,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太溪穴,太溪在足内踝後,跟骨之上陷中,稱之為輸;脈氣由此行于複留穴,複留在足内踝上二寸,有動脈跳動不止,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陰谷穴,陰谷在膝内側輔骨之後大筋之上,小筋之下,按之動脈應手,屈膝即可在腘橫紋内側端二筋之間得穴,稱之為合,這是足少陰腎經所屬的五輸穴。

  膀胱的脈氣出于至陰穴,至陰在足小趾的外側,稱之為井金;脈氣由此流于通谷穴,通谷在足小趾外側本節之前陷中,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束骨穴,束骨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陷中,稱之為輸;脈氣由于通過京骨穴,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稱之為原;脈氣由此行于昆侖穴,昆侖在足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的陷中,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委中穴,委中在膝腘後橫紋中央,可屈而得穴,稱之為合,這是足太陽膀胱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膽經的脈氣出于竅陰穴,竅陰在足第四指尖端的外側,稱之為井金,脈氣由此流于俠溪穴,俠溪在足小趾、次趾歧骨間,稱之為荥,脈氣由此貫注于臨泣穴,臨泣在俠溪上行一寸半陷凹處,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過于丘墟穴,丘墟在足外踝前面陷中,稱之為原;脈氣由此行于陽輔穴,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絕骨之端,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陽陵泉穴,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輔骨的陷中處,伸足即可得穴,這是足少陽膽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胃經的脈氣出于厲兌穴,厲兌在足第二趾尖端的外側,稱之為井金;脈氣由此流于内庭穴,内庭在足第二趾的外間本節陷中,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陷谷穴,陷谷在中趾内間内庭上二寸陷凹中,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過于沖陽穴,沖陽在腳面上五寸骨間動脈應手處,搖足取穴,稱之為原;脈氣由此行于解溪穴,解溪在沖陽上一寸半腳面關節上陷中,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下陵穴,下陵即膝下三寸胫骨外緣的三裡穴,稱之為合;從三裡下行三寸,是巨虛上廉,再下行三寸,是巨虛下廉。大腸屬于上廉,小腸屬于下廉,都是與足陽明胃經相關的,同屬于胃經。以上是足陽明胃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三焦的脈氣運行,上與手少陽經相合,出于關沖穴;關沖在小指側無名指之端,稱之為井金;脈氣由此流于液門穴,液門在小指與無名指之間,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入中渚穴,中渚在小指與無名指本節後兩骨間陷中,稱之為輸;脈氣過于陽池穴,陽池在手腕上橫紋陷中,稱之為原;脈氣由此行于支溝穴,支溝在腕上三寸兩骨之間陷中,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天井穴,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屈肘可以得穴,稱之為合。三焦經的脈氣,另通于足部的下腧穴(即下合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之前,足少陽膽經之後,上行出于腘中外側,叫做委陽穴。委陽是足太陽膀胱經别行之絡。以上腧穴是手少陽三焦經脈氣所發。三焦經的脈氣,與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兩經相互聯系,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别絡,它的脈氣,由踝上五寸入貫于腿肚,出于委陽穴,并入足太陽膀胱經的正脈,入絡膀胱,以約束下焦。三焦經的實症,會出現小便不通暢的閉癃病;三焦經的虛症,會發生小便失禁的遺溺病。治療之時,遺溺病當用補法,閉癃病當用瀉法。

  小腸的脈氣運行,上合于手太陽經,出于少澤穴,少澤在手小指尖端的外側,稱之為井金;脈氣由此流于前谷穴,前谷在手外側小指本節前陷中,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于後溪穴,後溪在手外側小指本節後陷中,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過于腕骨穴,腕骨穴在手外側腕骨之前陷中,稱之為原;脈氣由此行于陽谷穴,陽谷在手外側腕中,銳骨下陷中,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小海穴,小海在肘外側大骨的外緣陷中,離肘尖半寸處,伸臂屈肘向頭取之,稱之為合,這就是手太陽小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的情況。

  大腸的脈氣運行,上合于手陽明經,脈氣出于商陽穴,商陽在手大指食指尖端的内側,稱之為井金;脈氣由此流于食指内側本節前的二間穴,稱之為荥;脈氣由此注于食指本節後面陷中的三間穴,稱之為輸;脈氣由此過于合谷穴,合谷在手大拇指和食指的歧骨中間,稱之為原;脈氣由此行于陽溪穴,陽溪在手腕上兩筋中間的陷凹中,稱之為經;脈氣由此入歸于曲池穴,曲池在肘外輔骨橫紋頭陷中,屈肘橫肱取之,稱之為合,這就是手陽明大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以上所說的是五髒六腑的腧穴,五髒各有井、荥、輸、經、合五個腧穴,五五共二十五個腧穴;六腑各多一個原穴,六六共三十六個腧穴。六腑的脈氣都出于足太陽、足陽明、足少陽,上與手之三陽經相合。

  在左右缺盆之間的正中線(視為第一行),是任脈的天突穴。次于第一行,而近任脈之側的動脈應手處,是足陽明胃經的人迎穴。次于第二行,屬于手陽明大腸經的叫做扶突穴。次于第三行,是屬于手太陽小腸經的天窗穴。次于第四行,是屬于足少陽膽經(現歸手太陽膀胱經)的天容穴。次于第五行,是屬于手少陽三焦經的天牖穴。次于第六行,是屬于足太陽膀胱經的天柱穴。次于第七行,居于項之中央,屬于督脈,叫做風府穴。腋下動脈,是屬于手太陰肺經的天府穴。腋下三寸,是屬于手厥陰心包經的天池穴。

  針刺上關穴,要張口而不能合口;針刺下關穴,要合口而不能張口。針刺犢鼻穴,要屈足而不能伸足;針刺内關、外關,要伸手而不能彎屈。

  足陽明胃經的人迎穴位于挾結喉兩旁的動脈應手處,脈氣下行于胸膺。手陽明大腸經的扶突穴,在足陽胃明經動脈人迎穴之外,不到曲頰穴(今名頰車穴),離曲頰一寸之處。手太陽經的天窗穴,則正當曲頰之下,扶突後一寸。足少陽經的天沖穴,在曲頰之後,耳朵之下。手少陽經的天牖穴在耳後,其上有足少陽膽經的完骨穴。足太陽膀胱經的天柱穴,挾項後在大筋外側陷中的發際處。

  手太陰肺經尺澤穴上三寸有動脈之處,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五裡穴,誤刺該穴,會使五輸穴所内行的髒氣衰竭,所以是一個禁用針刺的穴位。

  肺和大腸相配合,大腸是轉送糟粕的器官。心和小腸相配合,小腸是受盛食物的器官。肝和膽相配合,膽是清淨的器官。脾和胃相配合,胃是受納水谷的器官。腎和膀胱相配合,膀胱是水液所聚的器官。足少陰腎經隸屬于腎,它的經脈上與肺連,所以腎經之脈氣行于膀胱和肺兩髒。三焦是中渎的器官,可疏調水道,下通膀胱,無髒與之匹配,是一個孤獨的腑。以上是六腑與五髒配合的關系。

  春天針刺時,應取淺表部位的絡脈,和十二經的荥穴以及大筋和肌肉的間隙,比較嚴重的病要深刺,輕的要淺刺。夏天針刺時,要取十二經的輸穴以及肌肉、皮膚之上的淺表部位。秋天針刺時,應取十二經的合穴,深刺或淺刺與春天針刺的方法一樣。冬天針刺時,應取十二經的井穴和髒腑的背俞穴,要深刺并且留針。這是四時氣候的溫熱涼寒的次序,脈氣所聚的處所,病疾發生的部位,針刺最為适宜的地方。如果遇到轉筋的病症,令患者站立穩定,刺其當取的腧穴,就可使筋伸縮自如。如果遇到四肢偏廢的痿厥病人,令患者仰卧,四肢伸開,進行針刺,就可使氣血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