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二節

  孟子去齊。尹士語人曰:“不識王之不可以為湯武,則是不明也;識其不可,然且至,則是幹澤也。千裡而見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後出晝,是何濡滞也?士則茲不悅。”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惡知予哉?千裡而見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豈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晝,于予心猶以為速。王庶幾改之。王如改諸,則必反予。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歸志。予雖然,豈舍王哉?王由足用為善。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則怒,悻悻然見于其面。去則窮日之力而後宿哉?” 

  尹士聞之曰:“士誠小人也。”

譯文

{

  孟子離開齊國,有個叫尹士的人就對别人說:“不能識别齊王成不了商湯、周武那樣的聖君,那是他沒有眼力;如果能識齊王不行,但是還要來,那就是他貪圖榮華富貴。不遠千裡來見齊王,得不到賞識又走了,卻在晝地住宿了三天才走,是何等的想長期滞留在齊國,我最不高興的就是這種人。”高子把這個話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那個尹士哪裡了解我呢?不遠千裡來見齊王,是我的願望!不得賞識而離開,難道是我希望的嗎?我是迫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天才離開晝地,在我心裡仍覺得快了,就是希望齊王能改變态度。齊王如果改變,那就一定會過來找我。而我離開晝地,齊王沒有來追我,我這才産生了想要回鄉的念頭。我雖然這樣做,難道願意舍棄齊王嗎?這是齊王遵照足用為善的原則,齊王如果用我,我何止是齊國百姓能得到安居樂業,天下的百姓都能得到安居樂業。就是希望齊王能改變,我才每天盼望着。我難道像是一個目光短淺的小人嗎?向國君進谏言而不被接受,就發怒,怨恨失意的神色露在臉上,一旦離開就竭盡全力走上一天才住宿嗎?”

  尹士聽說孟子這番話後,說:“我才是一個小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