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四節

  彭更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于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為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毀瓦畫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譯文

{

  彭更問:“後面跟随着數十輛車,又跟随着幾百人,在各諸侯國輾轉而接受款待,不覺得這樣很過分嗎?”

  孟子說:“要是不合理,就是一筐飯也不可以接受;要是合理,就是舜接受堯的天下,也不算過分。你認為過分了嗎?”

  彭更說:“不,但讀書人不做事卻靠人家供養,是不可以的。”

  孟子說:“你不通曉用成效交換之事,以多餘的補充不足的;那麼農民有餘糧,婦女有多餘的布帛就不知道如何交換。你如果通曉這些事,那麼造禮器的梓人、掌土木的匠人、造車輪的輪人、制車廂的輿人都能從你這裡得到吃的。有這樣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友愛,能守先輩君王的道義,以此扶持後來的學者,卻不能從你那裡得到吃的,你為什麼能尊重造禮器的梓人、掌土木的匠人、造車輪的輪人、制車廂的輿人卻輕視為了仁義而奔走的人呢?”

  彭更說:“造禮器的梓人、掌土木的匠人、造車輪的輪人、制車廂的輿人,他們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吃飯;君子追求人生的道路,其目的也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嗎?”

  孟子說:“你何必管動機目的呢?他對你有功績,你可以供養就供養,你是按動機供養人,還是按成效供養人呢?”彭更說:“根據動機。”

  孟子說:“有這樣一個人,他幹活的時候打壞瓦,又亂塗牆,他的目的也是為了求飯吃,你供養他嗎?”彭更說:“不。”

  孟子說:“那麼你就不是因人的動機而供養,而是按他的功績而供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