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臧简介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詞家之一。一名祖謀,字古微、藿生,号漚尹、彊村,浙江歸安(今吳興縣)人。光緒八年舉人,次年進士,曆官編修、侍講學士、禮部侍郎。光緒三十年出為廣東學政,因與總督龃龉,引疾辭官。民國二十年卒于上海。朱孝臧始以能詩名,為京官時,與王鵬運交,棄詩而專攻詞。詞作“融諸家之長,聲情益臻樸茂,清剛隽上,并世詞家推領袖焉。詩能入品。”著有詞集《彊村語業》二卷,身後其門人龍榆生為補刻一卷,收入《彊村遺書》。

生平

朱孝臧,歸安(今湖州)埭溪渚上彊村人。父光第(字杏簪),初幕遊江淮間,光緒中曾任河南鄧州知州,後被劾落職卒于河南。朱孝臧童年愛好文學,随父在河南生活。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光緒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二甲一名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曆官會典館總纂總校、侍講學士、禮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為廣東學政,因與總督不和,最後辭官,寓居蘇州,任教于江蘇法政學堂。

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包圍外國使館,董福祥部擊斃日本外交官。朱孝臧上疏反對仇教開釁,因觸怒西太後等,幾獲罪。次年《辛醜條約》簽訂後,以“忠心謀國”升為内閣學士,擢為禮部侍郎。是年秋,外放廣東學政。因與總督意見不合,引病退職,蔔居蘇州。不久,被聘為江西法政學堂監督。宣統元年(1909),為弼德院顧問大臣,因病未赴任。辛亥革命後,隐居上海。袁世凱欲聘為高等顧問,一笑拒之,後在天津以君禮參拜廢帝溥儀,卒于上海。

朱孝臧有親兄弟三人:二弟孝威,分省補用道;三弟祖謙,江蘇候補巡檢;四弟祖譽,國史館謄錄。朱孝臧原配嚴氏封一品夫人,側室陸氏。嚴氏出一子:方诒,二品蔭生,官山東通判。才隽有父風,壯年殒折。娶夏氏,孫桐第二女也。孫一:貞同,奇慧先殇。所以繼大宗者尤可待。晚撫仲弟子方饬為嗣。▲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學創作

朱孝臧早歲工詩,風格近孟郊、黃庭堅,陳衍稱其為“詩中之夢窗(吳文英)”,可以樂“枵然其腹者”(《石遺室詩話》)。光緒二十二年(1896),王鵬運在京師立詞社,邀其入社, 方專力于詞。所受鵬運影響指教甚多。他将自己生平所學抱負,盡納詞中,頗有關系時事之作。如《鹧鸪天·九日豐宜門外過裴村别業》、《聲聲慢·辛醜十一月十九日,味耼賦落葉詞見示感和》、《燭影搖紅·晚春過黃公度人境廬話舊》、《摸魚子·梅州送春》、《夜飛鵲·香港秋眺》等表現對維新派的同情,感慨光緒帝珍妃的遭遇,抒發壯懷零落、國土淪喪之感,悲惋沉郁。

晚年雖詞境更趨高簡渾成,内容除偶及軍閥混戰情事外,多為遺老孤獨索寞情懷或流連海上歌場之作。他的詞取徑吳文英,上窺周邦彥,旁及宋詞各大家,打破浙派、常州派的偏見,“勘探孤造”(陳三立《清故光祿大夫禮部右侍郎朱公墓志銘》),自成一家。又精通格律,講究審音,有“律博士”之稱。所以被時人尊為“宗匠”,乃至被視為唐宋到近代數百年來萬千詞家的“殿軍”。王國維稱其為“學人之詞”的“極則”(《人間詞話》)。著有詞集《彊村語業》3卷,詩集《彊村棄稿》1卷。▲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