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轾。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東郡(河東柳氏與河東薛氏、河東裴氏并稱“河東三著姓”),祖上世代為官(七世祖柳慶為北魏侍中,封濟陰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為宰相,曾祖父柳從裕、祖父柳察躬都做過縣令)。其父柳鎮曾任侍禦史等職。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屬範陽盧氏,祖上世代為官。柳宗元隻有兩個妹妹。

柳宗元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長安。四歲時,母親盧氏和他住在京西莊園裡,母親的啟蒙教育使柳宗元對知識産生了強烈的興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長安度過,因此對朝廷的腐敗無能、社會的危機與動蕩有所見聞和感受。(九歲時遭遇建中之亂,建中四年,柳宗元為避戰亂來到父親的任所夏口。年僅12歲的柳宗元在這時也親曆了藩鎮割據的戰火)

公元785年(貞元元年),柳鎮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親宦遊,直接接觸到社會,增長了見識。他參與社交,結友納朋,并受到人們的重視。不久,他回到了長安。父親柳鎮長期任職于府、縣,對現實社會情況有所了解,并養成了積極用世的态度和剛直不阿的品德。能詩善文的父親和信佛的母親為他後來“統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少年成才
792年,柳宗元被選為鄉貢,得以參加進士科考試。793年,21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名聲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去世,柳宗元在家守喪。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書省任校書郎。798年,26歲的柳宗元參加了博學宏詞科考試,并中榜,授集賢殿書院正字(官階從九品上)。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為藍田尉(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調回長安,任監察禦史裡行。從此與官場上層人物交遊更廣泛,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萌發了要求改革的願望,成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革新期間
805年(貞元二十一年)1月26日,唐德宗駕崩,皇太子李誦繼位,改元永貞,即順宗。順宗即位後,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于與王叔文等政見相同,也被提拔為禮部員外郎,掌管禮儀、享祭和貢舉。(此時,在王叔文周圍還有許多相同政見的政治人物,包括韓泰、韓晔、劉禹錫、陳谏、淩準、程異、陸質、呂溫、李景儉、房啟等人,他們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後,積極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主要采取的革新措施有,抑制藩鎮勢力,加強中央的權力;廢除宮市,罷黜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鷹坊的宦官(稱為五坊小兒);貶斥貪官污吏;整頓稅收,廢除地方官吏和地方鹽鐵使的額外進奉,并試圖收回在宦官和藩鎮手中的兵權。)随着順宗的病情加重,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朝臣聯合外藩聯合反對改革派向朝廷施加壓力,要其引退。

805年(永貞元年)4月,宦官俱文珍、劉光琦、薛盈珍等立廣陵郡王李淳為太子,改名李純。5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學士一職。7月,宦官,大臣請太子監國。同月,王叔文因母喪回家守喪。八月五日,順宗被迫禅讓帝位給太子李純,史稱“永貞内禅”。李純即位,即憲宗。憲宗一即位就打擊以王叔文和王伾為首的政治集團。8月6日,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戶,王伾為開州司馬,王伾到任不久後病死,王叔文不久也被賜死。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前後共180多天。

左遷永柳
永貞革新失敗後,9月,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政治集團的其他人也被貶為遠州的司馬,後稱“二王八司馬”。)到職後的柳宗元暫居在龍興寺。經過半年,柳宗元的母親因病去世。

815年,柳宗元離開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學、政治、曆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并遊曆永州山水,結交當地士子和閑人,他寫下《永州八記》(《柳河東全集》的540多篇詩文中有317篇創作于永州)。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诏書,要他立即回京。2月,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長安。在長安,柳宗元沒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視,不同意重新啟用。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貶為柳州刺史。3月底,柳宗元從長安出發,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達。819年(元和十四年),憲宗實行大赦,憲宗在裴度的說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歲。▲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轶事典故

唐憲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貶官來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他在柳州的時間雖然僅有4年,但卻為柳州黎民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廟、興辦學堂書院、破除巫神迷信、開鑿飲用水井、釋放抵債奴婢、植樹造林等,促進了柳州地方文明的發展,在曆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柳州的百姓非常懷念他,給他立祠,千百年來一直祭祀他。有關他的傳說廣為流傳。

福民驅鬼
柳州的柳侯祠,《龍城石刻》(“劍銘碑”)的複制品,是一塊長一尺多、高六寸的殘缺石碣,上面刻有“龍城柳,神所守;驅厲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醜。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相傳這塊《龍城石刻》從土裡挖出來時,旁邊還有一把短劍,所以又稱“劍銘碑”。

荔子碑
“荔子碑”是過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時用的祭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寫的《柳州羅池廟碑》中的《享神體》,此碑是公元1217年(宋代嘉定10年)刻的,因開頭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韓愈寫的絕好文章,又是宋代名書法家蘇東坡寫的絕好行書,歌頌的是柳宗元絕好故事;因而叫做“韓詩蘇字柳事碑”,又被人們美譽為“三絕碑”。

四大好事
柳宗元緻力改革的都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最明顯的成效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釋放奴婢,開鑿水井,興辦學堂,開荒建設,等等。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學成就

柳宗元雖然隻活到了46歲,卻在文學上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在詩歌、辭賦、散文、遊記、寓言、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古詩
柳宗元的詩,共集中140餘首,在大家輩出、百花争豔的唐代詩壇上,是存詩較少的一個,但卻多有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曆和思想感受的基礎上,借鑒前人的藝術經驗,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代表當時一個流派的傑出詩才。現存柳宗元詩,絕大部分是貶官至永州以後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他的叙事詩文筆質樸,描寫生動,寓言詩形象鮮明,寓意深刻,抒情詩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筆,委婉深曲地抒寫自己的心情。不論何種體裁,都寫得精工密緻,韻味深長,在簡淡的格調中表現極其沉厚的感情,呈現一種獨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關心現實、同情人民的詩人,所以無論寫什麼題材,都能寫出具有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的詩篇。

寓言
柳宗元的寓言繼承并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的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拟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罴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傳記
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童區寄傳》。

騷賦
宋人嚴羽說:“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此論相當中肯。柳宗元的辭賦繼承和發揚了屈原辭賦的傳統。他的辭賦,不僅利用了傳統的形式,而且繼承了屈原的精神。這或者是因為兩人雖隔千載,但無論是思想、遭遇,還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處。《舊唐書》本傳雲柳宗元“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岖堙(戶乙)。蘊騷人之郁悼,寫情叙事,動必以文,為騷文數十篇,覽之者為之凄恻。”與屈原之作辭賦,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賦”和“十騷”,确為唐代賦體文學作品中的佳作,無論側重于陳情,還是側重于詠物,都感情真摯,内容充實。

山水遊記
柳宗元的遊記最為脍炙人口,均寫于被貶後,以永州之作更勝。典範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钴鉧潭記》、《钴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永州八記》作于元和四年以後。那時,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敗被貶永州,即今湖南永州。文章寫的都是當時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風景,文章短小、輕靈,樸實、順暢,為曆代所傳頌。其中以《小石潭記》最為著名,作者通過他的筆向人們描述出了一個清幽甯靜的小石潭風景。文章引人入勝,隽詠無窮。開頭用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寫法展示小石潭。以魚寫潭,則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見;以魚寫人,則人羨魚樂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狀形、傳神、布影、設色,筆墨經濟,手法高超。結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寫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 ▲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教育成就

柳宗元認為天下萬物的生長,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順木之天,以緻其性。”必須順應自然規律,否則不僅徒勞無益,還會造成損害。

柳宗元認為,育人和種樹的道理是一樣的,育人同樣要順應人的發展規律,而不能憑着主觀願望和情感恣意幹預和灌輸。

柳宗元贊賞韓愈的《師說》之論,也欽佩韓愈不顧流俗、勇于為師的精神,對當時社會上層士大夫“恥于相師”的風氣感到痛心。他說:“舉世不師,故道益離。”但他在師道觀上又有自己的見解和實施方式。他寫下了《師友箴》、《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等文章,闡述了自己的師道觀。其核心觀點就是“交以為師”。

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師的作用。他認為無師便無以明道,要“明道”必從師。

但是,對韓愈不顧世俗嘲罵而“抗顔為師”的作法,他表示自己沒有勇氣這樣做,但他又不是完全放棄為師,而是去為師之名,行為師之實。

柳宗元謝絕的是結成正式師生關系的名分,不敢受拜師之禮。但對來向他請教問道者,他無不盡其所知給予解答,誠懇地指導後學者,确有為師之實。他提出“交以為師”的主張,即師生之間應和朋友之間一樣,相互交流、切磋、幫助,在學術研讨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單純的教導與被教導的關系。柳宗元的“師友”說是傳統師道觀中有很大影響的一種學說,尤其是在高層次的教學活動中,更有借鑒意義。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貶永州司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在此期間,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钴鉧潭記》《钴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不久再次被貶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柳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劉禹錫、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篇。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哲學著作有《天說》《天對》《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并編成集。有《柳河東集》《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家庭背景

家世
在北朝時,柳氏是著名的門閥士族,柳、薛、裴被并稱為“河東三著姓”。柳宗元曾自豪地說:“柳族之分,在北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後,柳家與李氏皇族關系密切,隻高宗一朝,柳家同時居官尚書省的就達23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間,柳家屢受武則天的打擊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時,其家族已衰落,柳宗元曾祖、祖父也隻做到縣令一類小官。其父柳鎮,在玄宗天寶末曾做過太常博士,安史之亂後又繼續為官,官職一直很低。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範陽盧姓,但家道早已沒落。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兩個女兒分别配山東崔氏、河東裴氏,都是沒落的舊士族。

家族
柳中庸,生卒年不詳,名淡,以字行,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唐代詩人。與中唐時期著名文人柳宗元為同族,與大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為詩友,著名學者蕭穎士愛其才,把女兒嫁給他。曾被任命為洪州戶曹掾,但他未接受。

妻兒
柳宗元,先娶弘家楊氏妻,唐貞元15年(799)宗元27歲時亡故。他在永州時,寫有《下殇墓博記》,說明他這時有女和娘,夭死。宗元在柳州死後,其友劉禹錫《祭柳員外文》中說:“誓使周六,同于己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說:“子厚有子男二人,長曰周六,始四歲,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是柳宗元有子二人。惟周六、周七以後歸于何處?所作何事?無記。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生平事迹

開始
柳宗元出生在一個世代官宦之家。其曾祖父官至中書令,因得罪武則天而死。其父柳鎮,在高宗時遇到安祿山之亂,攜家避隐于王屋山。後上書言事而授官,在郭子儀屬下任職,并累次升官。柳宗元是個神童型的天才,史書稱其小時候“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緻”。二十歲時與劉禹錫為同科進士,官授校書郎。三十歲時與劉禹錫、呂溫等結識王叔文。王叔文等人看他是個奇才,把他提升為禮部員外郎,并準備大加重用。不久“王叔文集團”“永貞革新”失敗,柳宗元也因為和王叔文的關系而被貶為邵州刺史。在去上任的半路上,又再次被貶為永州司馬。與此同時,劉禹錫和其他六人也都受到類似處分,這就是曆史上的“二王八司馬事件”。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那裡屬“荒疠”之地,他便“自放山澤間”,與山水為伴。元和十年(公元815),他返京後複出為柳州刺史,直到公元819年于柳州逝世。

轉折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一個極度聰明的奇才,被貶谪到荒遠的不毛之地,心中自有難言的痛苦。然而任何一種痛苦都可能磨勵人的意志、深化人的思考。正如後人指出的“于遷谪中始收文章之極功。蓋以其落浮誇之氣,得憂患之助,言從字順,遂造真理耳。”正是十多年的貶谪生活所帶來的大磨難,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成就了他千古文章一大家的不朽地位。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不僅指出他的文才得益于生活中的磨勵,而且進一步揭示了他的文風都明顯地帶有他生活經曆的痕迹:“苦其危慮心,嘗使名聲哀。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山窮與水險,上下極□洄。故其于文章,出語多崔嵬。”宋代大文學家、大政治家王安石則對“八司馬”作了整體的評價,認為他們都是能在“無所用于世”的困境中“自強”的“奇才”。

經過
他初到永州時連房子都沒有,隻好暫時住在永州龍興寺的廟裡并因此結識了高僧巽上人。以後他曾多次在詩文中稱贊巽上人,可知巽上人在佛法上的精研和修為是令他心服的。而在《巽公院五詠·淨土堂》一詩中,他直稱巽上人為“導師”,足見他是在巽上人的指導下修佛的。反過來想,能讓他這樣的“奇才”和文章聖手心服,又豈能是泛泛之輩?他後來可能幫助寺廟修了一個“淨土院”和其它建築,自己就住在那裡和巽上人修禅。他曾在一首詩中詳細描述了早上“讀禅經”的情形:“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貞源了無取,妄迹世所逐。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澹然難言說,悟悅心自足。”修禅的人大多靜坐、内觀,修淨土的人喜歡大聲頌唱佛号。而他在這裡是大清早把“禅經”拿到室外去讀,并能從周圍景緻中生出“澹然難言說”的“悟悅”心态,确實有趣。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紀念館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自名門望族河東柳氏,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然而湖南零陵有柳宗元紀念館,廣西柳州有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冢,陝西西安有柳宗元墓,而在他的故鄉山西,幾百年來卻不見任何有關柳氏的蹤迹?史書和地方志也無有關柳氏家庭後裔的記載,這着實讓世人費解。

永州
永州市零陵區柳子街97号。2006年,柳宗元紀念館再次被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活動基地”榮譽稱号,這是柳宗元紀念館自2004年、2005年連續被授予“湖南省文物保護先進集體”、“湖南省文明窗口單位”榮譽稱号後又一個省級殊榮。

柳州
坐落在廣西柳州市柳侯公園内,主要由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組成。柳侯祠原名羅池廟,是為紀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柳宗元而于公元822年始建,距今已有1182年的曆史。1995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内景觀
柳宗元紀念館來到柳侯祠正門,映入眼簾的是這靜穆的儀門。門額上“柳侯祠”三個字沉穩勁樸、俊逸豪放,是中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書法家郭沫若所題。門柱上這副“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的金字對聯是根據唐代文豪韓愈《柳州羅池廟碑》一文集煉而成,語精墨妙,意境悠遠,表達了柳州人對柳宗元的思念之情。由于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之舉,被後人尊稱為“柳柳州”,人們在他生前喜愛的羅池畔興建了羅池廟,在當年停放柳宗元靈柩的地方建起了衣冠墓。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哲學思想

除對文學作出的巨大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個積極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運動,必然是一個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态度,把董仲舒這樣的大人物斥為“淫巫瞽史”,指責他“诳亂後代”。他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這在一千多年前神學迷信思想占統治地位的封建社會中,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柳宗元還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系,對唯心主義天命論進行批判。他的哲學思想,是同當時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自然科學所達到的水平相适應的。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唐時代傑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寫的一些關于社會政治的論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體反映,是他參與政治鬥争的一種手段。《封建論》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論文。針對分封制和郡縣制兩種制度之争,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曆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有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分封制暴露出種種嚴重弊端,而新的郡縣制能克服分封制弊端,有優越性和進步性,因而極力支持郡縣制。對秦始皇的評價,也反映出柳宗元政治思想的進步性。《六逆論》、《晉問》等政論文,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世襲特權,甚至認為天子在用人問題上有了錯誤,也應改正。他重視農戰的思想也比較突出,重視勸農耕,修水利,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學,但不主宗一家。他的不少言論,往往從折衷調和的立場,來對儒、法、釋、道等各家學說作調和的解說,這是他思想異于其他思想家之處。▲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