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简介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端,号黃華山主、黃華老人、黃華老子,别号雪溪。金代遼東人(今營口熊嶽),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進士,曆官州縣,仕至翰林修撰。文詞淵雅,字畫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詞作十六首,以幽峭綿渺見長。

生平

王庭筠:于公元1151年出生在金代遼東,今營口熊嶽地區。出身于書香世家,是左相張浩的外孫、書畫家米芾的外甥、漢朝太原賢士王烈的32世孫。其父王遵古(字仲元),正隆五年(1160年)中進士,官至翰林直學士,為官清正,學識淵博,時人譽之為“遼東夫子”,娶太師南陽郡王張浩之女,生四子,王庭筠排行第三。

庭筠自幼聰穎,《元氏墓碑》載,六歲同父兄誦書,能通大義,七歲學詩,十一歲賦文做詩,讀書五行俱下,日記五千餘言。涿郡才子王修,不随流俗,很少對人有所贊許,但一見庭筠,便許以國士。

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中進士,受官承事郎,調任恩州軍事判官。在任時,“計獲謀為不軌的郡民鄒四,開釋無辜受牽連的百姓千餘人”。但是在以嚴刑為尚的政治環境下,卻不升反降,再調館陶主簿,仍困于簿書期會,通檢推排的工作。任滿後蔔居彰德(即相州,今安陽),買田隆慮,讀書黃華山寺,自号“黃華山主”。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召入館閣,召為應奉翰林文字,命與秘書郎張汝方鑒定内府書畫,集所見珍品與當時士大夫家藏前賢墨迹彙刻成《雪溪堂帖》(今已佚)。後遷翰林修撰。

承安元年(1196年),因趙秉文上書事被削職,降為鄭州防禦判官。

承安四年,起用為應奉翰林文字。

泰和元年(1201年),複為翰林修撰,扈從章宗秋山射獵,應制賦詩三十餘首,甚被獎譽,将要大用。

泰和二年(1202年)十月十日,去世,終年52歲,金章宗特寫詩追悼。

其子王曼慶(一作王萬慶),字禧伯,号澹遊,善墨竹、樹石,有父風。 ▲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