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简介

陳繼儒

陳繼儒(1558~1639)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屢奉诏征用,皆以疾辭。擅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蕭疏。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雲山卷》等傳世。著有《妮古錄》、《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

争議

陳繼儒曾隐居小昆山,得了隐士之名,卻又經常周旋于官紳間,遂為一些人所诟病。诟病者認為隐士就要聲聞不彰,息影山林,而不應身在江海之上而心居魏阙(指朝廷)之下。直到清乾隆間,蔣士铨作傳奇《臨川夢·隐奸》的出場詩,不少人就認為是刺陳眉公的。全詩是:“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終南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誇。獺祭詩書充著作,蠅營鐘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間鶴,飛去飛來宰相衙。”松江古稱雲間,故有刺陳之說。

而陳眉公中庭書一聯雲:

天為補貧偏與健

人因見懶誤稱高

此聯系集陸放翁詩聯,名雖謙抑,實則簡傲。“誤稱高”三字,其中包涵了複雜的心情:是真“高”還是假“高”,是應該稱謂還是“誤稱”了,當然,其中也有辯解的成分。辯解歸辯解,然而巧言豈能無本意?

對于陳眉公的“飛去飛來宰相衙”之行為,就連其同時代的人也當面譏斥的。梁章钜的兒子梁恭辰所撰的《巧對續錄》記載,陳眉公在王荊石家遇一顯宦,顯宦問王荊石:“此位何人?”荊石回答說:“山人”。顯宦曰:“既是山人,何不到山裡去?”譏諷陳眉公在門下也。在吃飯時,顯宦出令曰:“首要鳥名,中要《四書》,末要曲一句承上意。令曰:“十姊妹嫁了八哥,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隻是二女将靠誰?”衆客寂然,搖頭莫能對,顯宦喜形于色,衆人都将目光落在陳眉公身上。陳眉公對之曰:“畫眉兒嫁了白頭翁,吾老矣,無能為也矣,辜負了青春年少。”

對語頗妙,作為文學家名或不虛,時人譏之,恐怕周旋官紳間亦是屬實。▲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成就

收藏
陳繼儒學識廣博,詩文、書法、繪畫均所擅長,并喜愛戲曲、小說。所藏碑石、法帖、古畫、、印章甚豐。在東佘山居内,樹立的碑刻,有蘇東坡《風雨竹碑》、米芾《甘露一品石碑》、黃山谷《此君軒碑》、朱熹《耕雲釣月碑》等。得唐顔真卿《朱巨川告身》真迹卷,遂将住處命名《寶顔堂》。收藏書畫有倪雲林《鴻雁柏舟圖》、王蒙《阜齋圖》、梅道人《竹筿圖》、趙孟頫《高逸圖》,以及同時代的文徵明、沈周、董其昌等人字畫;印章收藏有蘇東坡雪堂印、陳季常印等。他還摹刻《晚香堂蘇帖》、《來儀堂米帖》,刻《寶顔堂秘笈》6集。對古玩、書畫撰述有《妮古錄》四卷、《珍珠船》四卷、《皇明書畫史》、《書畫金湯》、《墨畦》等。

書畫
陳繼儒書法學蘇轼、米芾,對蘇、米墨迹,最為喜愛,雖殘碑斷簡,也必搜采,手自摹刻,成《晚香堂帖》及《來儀堂帖》。所畫山水,空遠清逸,松江博物館藏有《潇湘煙雨圖》1幅。所畫梅竹,點染精妙,名重當時。用水墨畫梅,乃其首創,曾編《陳眉公梅花詩畫冊》,為後世所法。傳世作品有《梅花》、《梅竹雙清圖》等,(現藏故宮博物院)。另有《梅花圖》8頁(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書法傳世作品有《行書半研齋詩》、《行書李白詩》等(現藏故宮博物院)。曾評批《西廂記》、《琵琶記》、《繡襦記》等。并善鼓琴,訂正琴譜,名重一時。

文學
《小窗幽記》為陳繼儒集編的修身處世格言。陳繼儒編寫的書很多,如《太平清話》、《安得長者言》、《模世語》、《狂夫之言》等一批作品,而《小窗幽記》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部。《小窗幽記》原來分為十二卷: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绮、豪、法、倩。主要講述安身立命的處世之道。思想雜糅儒釋道三家。該書筆法清淡,善于剖析事理,與明朝洪應明的《菜根譚》和清朝王永彬的《圍爐夜話》一起并稱“處世三大奇書”。現在的版本一般都将其中近似的内容相融合,分為四部分,“集醒”、“集情”、“集峭”、“集靈”,已看不出原書的體例。不管是十二部分還是四部分,對書的内容的影響不大。這部書是小品中的小品,有點語錄體、格言體的樣子,其中精妙絕倫的語言,道眼清澈的慧解,靈性四射的意趣,令人歎為觀止。特别是對人生的思索、處世的智慧在“熱鬧中下一冷語,冷淡中下一熱語,人都受其爐錘而不覺”。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