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宗道简介

魯宗道

魯宗道(966年—1029年),字貫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貧,生活于外祖父家。舉進士後,為濠州定遠尉,繼任海鹽縣令,後改任歙州軍事判官,遷秘書丞。天禧元年(1017年)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參知政事,世稱“魚頭參政”。天聖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贈兵部尚書,谥号“簡肅”。

人物生平

魯宗道(966~1029),字貫之,亳州人,少年孤貧,生活于外祖父家。舉進士後,為濠州定遠尉,繼任海鹽縣令,後改任歙州軍事判官,遷秘書丞。天禧元年(1017 年)為右正言谏章。他任職後,對于如何考察官吏、整頓吏治,向宋真宗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宋真宗對他頗感厭煩。魯宗道見真宗如此,對真宗說:“陛下你任用我,哪裡是僅僅為了收到納谏的虛名呢?我以身居其位而不實際幹事為恥辱,請皇上罷去我的官吧!”真宗為他的敢于直言所感動,在金殿的牆上大書“魯直”二字,讓大家向他學習。後升任戶部員外郎,直龍圖閣。仁宗即位後改任戶部郎中兼判吏部流内铨。在任期間,他對官吏的考察整理出标準,把考察的情況一條一條公布于殿庑之下。時章獻太後臨朝參政,當時有人上疏請立劉氏七廟。衆大臣明知不妥而不敢言。魯宗道直言勸阻,使章獻太後放棄了這一計劃。樞密使曹利用恃權驕橫,人人側目而不敢得罪。魯宗道在皇上面前幾次參奏他。所以那些貴戚、權臣對他都很畏懼,給他送了個“魚頭參政” 的外号,一因“魯”字上為“魚”字,二因他骨硬得好像魚頭一樣。卒後谥“肅簡”。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出生。

北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進士(《隆平集》卷六),為濠州定遠尉。

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 年),始诏兩省置谏官六員,考所言為殿最,首擢宗道與劉烨為右正言。

北宋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正月,宋朝河東、河北、陝西三路軍糧不足,而三路的軍糧儲備主要依靠茶鹽之利,因而宋仁宗命令中書、樞密院二府大臣共同商讨解決軍糧不足問題的措施。為此還設置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計置司,由樞密副使張士遜、參知政事呂夷簡、魯宗道負責。即位,遷戶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判吏部流内铨。

北宋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去世,葬于新鄭(今新鄭市新村鎮水泉村)。▲

本節内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以上内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