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太一秋興二首 其二

揭傒斯

太行遙接帝王州,西北連山際海稠。

鶴下靜依仙館夕,雁啼高挾塞垣秋。

側身天地渾如寄,偷眼風雲總是浮。

應笑白頭京國裡,長年百慮更千憂。

送張真人歸上清

揭傒斯

閉戶京城晝懶開,初聞北觐卻南回。

馮夷擊鼓乘龍出,王子吹笙跨鶴來。

囊裡天書明日月,匣中神劍閟風雷。

回瞻魏阙紅雲擁,應在山中看早梅。

送客省冷副使歸豫章觐省

揭傒斯

始違山林賞,複作遠遊客。

忽興慈母念,辭帝去京國。

楊柳河上春,飄然就行役。

聞者為驚喜,朋俦皆歎息。

昔依禁樹枝,今戀山巅柏。

世俗更推蕩,日月如有迫。

歸雁群響哀,遙雲孤飛白。

都門一尊酒,落景淡行色。

以我留滞心,送君南征翮。

三月三日奉陪憲使程公遊麻原第三谷宴藏書山房白雲樓

揭傒斯

明公富暇豫,勝日懷登臨。

蹀躞骢馬行,窈窕幽人心。

懸崖響晴雨,奔流濯春陰。

雲門轉絕壑,畫橋貫長林。

拂石慨往運,聞鐘知古音。

耆松有百圍,突嶂踰萬尋。

小憩釣魚台,聿瞻華子岑。

扪蘿入缥缈,側徑臨蕭森。

上有百尺樓,下有孤猿吟。

初筵俯層巅,微風蕩危襟。

笑語定忘我,觥籌浩難任。

豈不念永留,惘然歸思深。

登祝融峰贈星上人

揭傒斯

洞庭南,桂嶺北,衡山連延潇湘黑。

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間。

祝融不自知,千山萬山如回環。

回環面面芙蓉裡,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遙相望。

半夜每瞻東海日,六月常飛滿樹霜。

龍拿鳳攫熊虎擲,雲生霧滅何時極。

我來正值太平時,況有山僧似疇昔。

憑高一覽四海空,草間培塿安足雄。

盤盤羅漢台,翕翕炎帝宮。

複恐九天上,視我如井中。

朔風日夜相騰蹙,谷老崖堅松柏秃。

古來鐵瓦盡飄揚,山上至今猶闆屋。

山僧勸我歌,我歌徒自傷。

天下五嶽嵩中央,此山與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見,北望中原天更長。

和傅與砺

揭傒斯

近日何多念,頻年不肯還。

河流無故道,春色是他山。

棐幾看雲憑,衡門罷月關。

無情寒與暑,偏解鑄衰顔。

硯山詩

揭傒斯

何年靈壁一拳石,五十五峰不盈尺。

峰峰相向如削鐵,祝融紫蓋前後列。

東南一泓尤可愛,白晝玄雲生霮䨴。

在唐已著群玉賦,入宋更受元章拜。

天台澒洞雲海連,戴氏藏之馀百年。

護持不涴權貴手,離亂獨與身俱全。

帝旁真人乘紫霞,尺書招之若還家。

陰崖洞壑寒谽谺,宛轉細路通褒斜。

昆崙蓬萊與方壺,坐卧相對神仙居。

硬黃從寫《黃庭》帖,汗青或抄《鴻寶》書。

秦淮咽咽金陵道,此物幸不随秋草。

願君谷神長不老,淨幾明窗永相保。

送李掾自北回歸省長沙因簡趙宣慰張徵士呂宗二判官

揭傒斯

萬裡風沙斷,三湘日夜流。

名成親白首,歲暮客扁舟。

黃鹄延歸思,丹楓替别愁。

眼穿回處雁,心靜狎馀鷗。

細雨黃陵廟,殘陽杜若洲。

漸深桑梓敬,翻畏友朋留。

送遠慚羁旅,臨分憶舊遊。

鐘聲衡嶽曙,帆影洞庭秋。

風壤通蠻徼,煙霞拂帝丘。

交歌明月市,傾旆壓雲樓。

訪菊逢徵士,行瓜識故侯。

為言憔悴客,敝盡黑貂裘。

送雷山人遊山

揭傒斯

高人雨中至,邀我遊山作。

自非冥寂徒,孰遣紛華落。

方春乃發轫,殘雪猶映薄。

随雲度神臯,披煙望靈嶽。

晞沐朝陽谷,照影清冰壑。

淹留皆隐淪,往返必恬漠。

惟應樵與牧,逢時得奇藥。

歸來雖未期,鬓發終如昨。

望葛市有懷故人盧子儀以附他舟不得上岸相見予往赴主一書院時盧實送予至長沙今經其裡不一造門能無憾乎至樊口作

揭傒斯

順流無風江更急,歲暮歸人浩難絷。

所思隻隔江上村,亂樹參差不容入。

憶昨扁舟溯雲夢,觸熱千裡能相送。

我來怅望竟空還,一樽知是何年共。

樊山蒼蒼赤壁暮,武昌對岸黃州路。

連聲大笑橹如飛,回頭獨送孤雲去。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