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

唐代 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咤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淫隐蓬蒿。

秋晚登城北樓

宋代 陸遊

幅巾藜杖北城頭,卷地西風滿眼愁。

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

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

橫槊賦詩非複昔,夢魂猶繞古梁州。

臨終詩

清代 李鴻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裡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征旗大将壇。

海外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閑看。

喜遷莺·霜天秋曉

宋代 蔡挺

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雲衰草。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塞垣樂,盡櫜鞬錦領,山西年少。

談笑。刁鬥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聖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讨。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梅花嶺記

清代 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将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将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後。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刃,遂為諸将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将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甯門投江死者,未嘗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師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陳涉之稱項燕。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問曰:“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  嗚呼!神仙詭誕之說,謂顔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常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說,所謂為蛇畫足。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百年而後,予登嶺上,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問其果解脫否也,而況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錢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揚,凡五死而得絕,特告其父母火之,無留骨穢地,揚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關中黃遵嚴、粵東屈大均為作傳、銘、哀詞。  顧尚有未盡表章者:予聞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數人,其後皆來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師敗,捕得冒稱忠烈者,大将發至江都,令史氏男女來認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節,亦出視之。大将豔其色,欲強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時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為之表章者。  嗚呼!忠烈嘗恨可程在北,當易姓之間,不能仗節,出疏糾之。豈知身後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當另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輩也。

大江歌罷掉頭東

現代 周恩來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戰城南

唐代 楊炯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寸心明白日,千裡暗黃塵。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