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李益的詩詞>>

張掄

"[約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後在世]字才甫,自号蓮社居士,開封(今屬河南)人。裡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後在世。好填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即付之絲竹。嘗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園,掄進柳梢青詞;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園,掄進壺中天慢詞;九月,孝宗幸绛華宮,掄進臨江仙詞:均賜赉極渥。掄所著有《蓮社詞》一卷,存詞100餘首。《文獻通考》及紹興内府古器評二卷,《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張掄的詩詞>>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禦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争給人民帶來災難。羁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戎昱的詩詞>>

高适

"高适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适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高适的詩詞>>

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号字溪。" 陽枋的詩詞>>

黃滔

"黃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區東裡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四庫全書》收《黃禦史集》10卷,附錄1卷。" 黃滔的詩詞>>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缑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禦史,後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内,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禦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複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谥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武元衡的詩詞>>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谏,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争,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绮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的詩詞>>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複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後,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鹘、内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後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李德裕的詩詞>>

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拟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甯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史達祖的詩詞>>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