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為

"田為(生卒年不詳),字不伐,籍裡無考。善琵琶,通音律。政和末,充大晟府典樂。宣和元年(1119)罷典樂,為樂令。 《全宋詞》存詞六首,有《芊嘔集》 田為才思與萬俟詠抗行,詞善寫人意中事,雜以俗言俚語,曲盡要妙。 嘗出含三個詞牌的聯語“玉蝴蝶戀花心動”,天下無能對者。" 田為的詩詞>>

鮑防

"鮑防(722年--790年),字子慎,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朝官員、詩人。天寶十二年(753年)考中進士科,曆任節度使府僚屬。大曆五年(770年)召入朝廷任職方員外郎。後召入朝廷任禦史大夫,曆任福建、江西觀察使,又召入朝廷授任左散騎常侍。跟随唐德宗李适到奉天,升任禮部侍郎,封東海郡公。貞元元年(785年),鮑防主持策試賢良方正科。後不得志去世,享年六十九歲,追贈太子少保,谥号宣。" 鮑防的詩詞>>

張浚

"張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字德遠,世稱紫岩先生。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學者,西漢留侯張良之後。宋孝宗即位後,除樞密使。隆興元年(1163年),封魏國公,督師北伐,初戰告捷,收複宿州(今安徽宿州市)等地,後因部下将領不和,于符離之戰大敗。旋即再相,視師淮上,積極部署抗金措施,不久又為主和派排去。隆興二年(1164年)病卒,葬甯鄉,贈太保,後加贈太師。乾道五年(1169年)谥忠獻。著有《紫岩易傳》等。近人輯有《張魏公集》。" 張浚的詩詞>>

吳均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吳均的詩詞>>

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屬江蘇徐州)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書的“叙錄”,較有名的有《谏營昌陵疏》和《戰國策叙錄》,叙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劉向的詩詞>>

趙汝愚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饒州餘幹人,宋代漢恭憲王元佐七世孫。卒于宋甯宗慶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遷居崇德縣洲錢(今桐鄉市洲泉鎮)。父應善,字彥遠,性孝悌,工詩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馬都監。早有大志。擢進士第一,簽書甯國事節度判官。召試職館,除秘書省正字。曆遷集英殿修撰,帥福建。紹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為吏部尚書。遷知樞密院事,辭不拜。孝宗卒,适光宗疾,不能執喪。汝愚遣韓侂胄以内禅意請于憲聖太後,奉嘉王即皇帝位,即喪次命朱熹待制經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進右丞相。" 趙汝愚的詩詞>>

劉昌

"劉昌(1424—1480)明代官吏、學者。字欽谟,号椶園,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正統十年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遷河南提學副使,擢廣東布政司左參政,博學多聞,工詩善文,藏書甚富,史稱其累計所藏之書。" 劉昌的詩詞>>

邵博

"邵博 [約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後在世]字公濟,洛陽人。邵伯溫之次子。生年不詳,約宋徽宗宣和中前後在世。紹興八年(1138)賜同進士出身,次年(1139)出知果洲。二十二年(1152)被免去“左朝散大夫知眉州”之職。曾在雅州為官。後居犍為而卒。著有聞見後錄三十卷。《四庫總目》是書為續其父之聞見錄,故稱後錄。" 邵博的詩詞>>

陳翥

"陳翥(982年~1061年),北宋著名科學家。字風翔,号虛齋、鹹聱子、桐竹君,江東路池州銅陵縣(今安徽省銅陵縣)貴上耆土橋(今鐘鳴鎮)人。5歲讀書,14歲入縣學,曾有懸梁苦讀跻身科舉的願望。至40歲時,方“志願相畔,甘為布衣,樂道安貧”,一面閉門苦讀,一面參與耕作,堅持不辍。北宋皇佑年間(1049年~1053年)撰成《桐譜》書稿約1.6萬字,此書系世界上最早記述桐樹栽培的科學技術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釋、農、醫、蔔算之書,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圖。陳翥是中國林學史上亦是世界林學史上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陳翥的詩詞>>

張志和

"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号“煙波釣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迹江湖,隐居祁門赤山鎮。其兄張鶴齡擔心他遁世不歸,在越州(今紹興市)城東築茅屋讓他居住。史載唐肅宗曾賜他奴婢各一人,張志和讓他們結婚,取名漁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張志和的詩詞>>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