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绛,乳名藩漢,别名繼坤、圭年,字忠清、甯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顧炎武的詩詞>>

厲鹗

"厲鹗(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厲鹗的詩詞>>

湯胤勣

"湯胤勣,字公讓,明開國重臣湯和曾孫,為諸生,工詩,負才使氣。巡撫尚書周忱使作啟事,即席具數萬言。忱薦之朝。少保于謙召詢古今将略及兵事,胤勣應對如響。累授錦衣千戶。偕中書舍人趙榮通問英宗于沙漠,脫脫不花問中朝事,慷慨酬答不少屈。" 湯胤勣的詩詞>>

楊憑

"[唐](約公元七八八年前後在世)字虛受,一字嗣仁,虢州弘農人。生卒年均不祥,約唐德宗貞元四年在世。善詩文,與弟凝、淩并有重名。大曆中,俱登第。時稱“三楊”。累官湖南、江西觀察使。在鎮汰侈,性簡傲,人多怨之。入拜京兆尹,為禦史中丞李夷簡所劾,貶臨賀尉。官終太子詹事。" 楊憑的詩詞>>

孟遲

"孟遲(約公元八五九年前後在世)字遲之,(全唐詩雲:一作升之;文獻通考作孟達。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末前後在世。有詩名,尤工絕句。與顧非熊甚相得,于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舉進士第。亦與杜牧友善,遲至池州,牧作詩送之。" 孟遲的詩詞>>

沈彬

"[約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間在世]字子文,(五代詩話作子美。此從唐才子傳)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顯德四年間在世,年約九十歲左右。少孤,苦學。應舉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遊湖、湘,隐雲陽山數年。又遊嶺表,約二十年,始還吳中。與僧虛中、齊己為詩友。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儒宿。彬應辟,知升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雲:“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升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緻仕。歸,徙居宜春。時年八十餘。李璟以舊恩召見,賜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沈彬的詩詞>>

任翻

"任翻,唐末詩人。也叫任蕃,或任藩,江南人。出身貧寒,步行到京師去考進士,結果落第而歸。于是放浪江湖,吟詩彈琴自娛。于是就有了遊巾子山一段,題詩于壁雲:“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正所謂人以文傳,文以人傳。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詩,由于描寫細膩,動靜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後人題詩雲;“任蕃題後無人繼,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詩集一卷,今存詩十八首。" 任翻的詩詞>>

錢謙益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齋,晚号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說他“至啟、祯時,準北宋之矩矱”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他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争權失敗而被革職。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首領,已頗具影響。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仍為禮部侍郎。" 錢謙益的詩詞>>

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1] 。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李冶的詩詞>>

晁公武

"南宋著名目錄學家、藏書家。字子止,人稱“昭德先生”。宋朝钜野(今山東巨野縣)人,晁沖之之子。靖康末年入蜀避亂,宋高宗紹興二年舉進士第,紹興十一年至十七年(1141~1147)任四川轉運使井度的從官。自幼喜讀群書,初為四川總領财賦司,辦事有才幹。紹興時,官為監察禦史、知恭州、荥州、合州,遷四川安撫制置使、興元府知府、成都知府等職。乾道七年(1171)回京師,以敷文閣直學士、左朝儀大夫除臨安府少尹,官至吏部侍郎。有良吏之目,官累禮部侍郎。《郡齋讀書志》二十卷,文多散佚,存于今者唯《郡齋讀書志》。" 晁公武的詩詞>>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