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發

"趙子發(1218~?),宋代詞人,生卒年不詳。字君舉,燕王德昭五世孫,官保義郎。《全宋詞》存詞17首。" 趙子發的詩詞>>

謝薖

"謝薖(kē)(1074~1116)字幼盤,自号竹友居士。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詩人,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謝逸從弟,與兄齊名,同學于呂希哲,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逸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30多歲時參加科舉,不第而歸,遂淡泊功名之心。常開窗對竹,認為竹勁氣節,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當時,不少文人靠取媚權臣而顯貴,而他兄弟二人甯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節一直為人稱許。徽宗政和六年卒(呂本中《謝幼盤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一)。" 謝薖的詩詞>>

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複生,号壯飛,漢族,湖南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産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隻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産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譚嗣同的詩詞>>

孫惟信

"孫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開封(今屬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歲。以祖蔭調監,不樂棄去。始婚于婺,後去婺出遊。留蘇、杭最久。一榻外無長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間,公卿聞其至,皆倒屣而迎長。長身缦袍,氣度疏曠,見者疑為俠客異人。每倚聲度曲,散發橫笛;或奮袖起舞,悲歌慷慨。終老江湖間。淳祐三年客死錢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詞 》一卷,已佚。趙萬裡《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 孫惟信的詩詞>>

韓琮

"韓琮[唐](約公元八三五年前後在世)字成封,(唐詩紀事作代封,此從新唐書藝文志注及唐才子傳)裡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末前後在世。有詩名。長慶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進士第。初為陳許節度判官。後曆中書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觀察使。琮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時出為湖南觀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載順等驅逐,之後,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韓琮消滅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軍蔡襲代韓為湖南觀察使,把韓琮這個逐臣抛棄了。此後失官,無聞。" 韓琮的詩詞>>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豐人。明永樂二年狀元,人稱“江西才子”。其為人如泉湧,廷對兩萬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樂大典》編纂。曾棨工書法,草書雄放,有晉人風度。" 曾棨的詩詞>>

崔橹

"崔橹,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豔,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橹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橹由于自身經曆的緣故,後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崔橹的詩詞>>

湯舜民

"湯舜民,元末明初戲曲作家,号菊莊,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詳,象山(今屬浙江)人。補本縣吏,非其志也。後落魄江湖間。好滑稽,與賈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時,寵遇甚厚,永樂間恩赍常及。所作樂府、套數、小令極多,語皆工巧,江湖盛傳之。所撰雜劇2種:《瑞仙亭》、《嬌紅記》,惜已佚。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曲格勢,喻如“錦屏春風”。" 湯舜民的詩詞>>

熊孺登

"熊孺登,鐘陵(今江西省進賢縣)人,約唐憲宗元和(806—820)前後在世。元和年間(806—820)登進士第,為四川藩鎮從事,與白居易、劉禹錫友善,時相贈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達了他們之間情誼。他勤于創作,寫詩很多,而傳于後世的僅存詩集一卷。其中贈答應酬之作較多,佳句不少。有些詩句感情真摯、動人,為時所傳誦。" 熊孺登的詩詞>>

沈與求

"沈與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龜溪,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政和五年進士。曆官明州通判、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吏部尚書兼權翰林學士兼侍讀,荊湖南路安撫使、鎮江知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樞密院事。著有《龜溪集》。" 沈與求的詩詞>>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