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曆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範晔、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璧”。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曆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曆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續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二百二十卷,清畢沅撰。此書付刻未及半,畢沅生前僅初刻一○三卷,畢家因貪污遭籍沒而止,書稿散佚,桐鄉馮集梧買得全稿補刻成二百二十卷。《續資治通鑒》跟《資治通鑒》有不少出入,續通鑒大量引用舊史原文,叙事詳而不蕪;僅有取舍剪裁,而無類似溫公的改寫熔煉,亦無“畢沅曰”等各家史論。《續資治通鑒》作者雖挂名畢沅,然名家錢大昕、邵晉涵、章學誠、洪亮吉、黃仲則等均參預其事,此書實成于衆人之手。梁啟超對該書評價極高,認為“有畢《鑒》則各家續《鑒》皆可廢也”。

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曆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曆史學家範晔編撰的記載東漢曆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曆史。

戰國策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别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曆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拟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補釋》,今人缪文遠有《戰國策新注》。

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曆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逸周書

  《逸周書》,原名《周書》,在性質上與《尚書》類似,是我國古代曆史文獻彙編。舊說《逸周書》是孔子删定《尚書》後所剩,是為“周書”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為此書主要篇章出自戰國人之手。

貞觀政要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輯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争議、勸谏、奏議等,以規範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軍政思想,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它是中國開明封建統治的戰略和策略、理論和實踐的集大成。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是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重要的價值。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