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并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産,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内容涵蓋了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于曆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曆代中國人奉為經典并不斷流傳。

荀子

  《荀子》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該書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争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

孔子家語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傳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後附有王肅序和《後序》。《後序》實際上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國語氣所寫,一般稱之為《孔安國序》,後半部分内容為安國以後人所寫,故稱之為《後孔安國序》,其中收有孔安國的孫子孔衍關于《家語》的《奏言》。

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弟子規》根據《論語》等經典編寫而成,集孔孟等聖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傳統道德教育著作之綱領,是接受倫理道德教育的、養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讀物。

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隻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幼學瓊林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作者程允升。《幼學瓊林》初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編著,本名《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清人鄒聖脈作了增補,改名為《幼學瓊林》,也叫《幼學故事瓊林》。

圍爐夜話

  《圍爐夜話》儒家通俗讀物,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對于當時以及以前的文壇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評價議論。這本書是作者王永彬“于清·鹹豐甲寅二月,于橋西館”的 “一經堂”完成的。作者虛拟了一個冬日擁着火爐,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使本書語言親切、自然、易讀,并由于其獨到見解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圍爐夜話》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别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

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隽,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随筆,而有随筆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餘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國語

  《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國别體著作。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為在内的多位學者懷疑《國語》為西漢劉歆的僞作。該著作記錄範圍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飨、諷谏、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曆史事件與傳說。《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别體史書。

說苑

  《說苑》,又名《新苑》,古代雜史小說集。劉向編。成書于鴻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轶事,每類之前列總說:事後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于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政治理想以及倫理觀念。

上一页 跳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