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緻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采道家,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聖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經書”是文章的典範。把作家創作個性的形成歸結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

聲律啟蒙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這類讀物,在啟蒙讀物中獨具一格,經久不衰。明清以來,如《訓蒙骈句》、《笠翁對韻》等書,都是采用這種方式編寫,并得以廣泛流傳。

随園詩話

   《随園詩話》,清代袁枚的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著作。是一部有為之作,有其很強的針對性。本書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後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煉句;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托、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鑒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了。

詞源

  這是一部有影響的詞論專著,著者張炎(1248~132?)。此書分為制曲、句法、字面、虛、清空、意趣、用事、詠物、節序、賦情、令曲、雜論等十三部分。上卷是音樂論,其論詞律尤為詳贍;下卷為創作論,所論多為詞的形式。

詩人玉屑

  詩話集。南宋魏慶之著。魏慶之,字醇甫,号菊莊,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有才名而無意仕進,種菊千叢,常與詩人逸士在菊園中吟誦。有人曾賦詩贊譽他說:“種菊幽探計何早,想應苦吟被花惱。”可知他過着以種菊、賦詩為樂的隐逸生活。慶之與當時詩人有廣泛的交往,這給他輯錄南宋詩話帶來了不少方便。

滄浪詩話

《滄浪詩話》是嚴羽所著的一本中國古代詩歌理論和詩歌美學著作,約寫成于南宋理宗紹定、淳祐年間。它的系統性、理論性較強,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全書分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等五冊。

訓蒙骈句

《訓蒙骈句》,明代司守謙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對仗句。兩馬并駕為骈,二人并處為偶,意謂兩兩相對。古時宮中衛隊行列月仗(儀仗),儀仗兩兩相對,故卞偶亦稱對仗。以偶句為主構成字數相等的上下聯,上下聯詞語相對,平仄相對。用這種形式的四六句寫成的文章,晚唐時稱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稱骈體。對童蒙進行骈句訓練,為作文作詩建立根基。《訓蒙骈句》按韻部的順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對骈句組成一段,每韻三段。此書與《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當可為吟詩作對之基,愛好詩文者,若熟而能誦,必大利于筆。